近日,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兴国金茂海产品有限公司的工厂里,负责人赵金国正盯着刚运抵的海参苗种,眼底难掩喜色。作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和大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公司今年初一度因紧张,面临困境。关键时刻,中国农业银行长海支行通过“银担批量担保贷款”为其快速发放500 万元,让深海养殖计划得以顺利推进。
兴国金茂的困境始于2024年冬季的极端天气,深远海海参底播养殖区受海水温度异常波动影响,海参出洞时间推迟,导致2025年初现金流紧张。但企业固定资产早已用于过往项目抵押,传统信贷渠道难以突破。
中国农业银行长海支行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,立即启用“银担批量担保贷款”绿色通道:联合大连市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,仅用10个工作日便完成500万元贷款审批。“这笔钱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,更让我们在深远海养殖的标准化扩建上没掉链子。”赵金国指着海参苗种介绍,贷款资金中的400万元用于采购海参苗种,100万元用于支付工人工资,今年底播海参的持续播种,可以保证后续采捕“不断档”。
在大长山的海胆养殖区,养殖户李健望着自家浮筏上即将成熟的海胆,想起两个月前的焦虑仍感慨不已。2025年初,其因扩大养殖规模急需资金,但连续两年的台风影响导致收入波动,又无房产等传统抵押物,融资屡屡碰壁。农行长海支行信贷员在走访中发现,海胆存货正值育肥期,市场价值稳定,便创新采用“海胆存货质押”方式,为其办理“设施贷”50万元。
兴国金茂和李健的故事,是农行长海支行以“银担批量担保+设施贷”双产品赋能产业的缩影。针对小微企业和农户的差异化需求,构建了“精准滴灌”的金融服务体系。面向小微企业推出“银担批量担保贷款”,引入大连市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,单笔最高可达1000万元,重点支持深远海养殖设施扩建完美电竞、苗种繁育等项目,截至3月末,已累计投放 9笔4400万元,解决了12家像兴国金茂这样的优质企业“有资质无抵押”的融资痛点;针对农户推出“设施贷”,突破传统抵押限制,允许以养殖设施、存货等作为质押物,信用方式最高可达200万元,今年以来已为179户农户发放1.89亿元,覆盖海胆、海参、扇贝等主要养殖品类。同时建立“海洋牧场专属服务团队”,实行“批量尽调+线上审批”模式,将银担业务审批周期压缩至10个工作日以内,设施贷最快3个工作日放款。(经济日报记者 温济聪)